6月2日上午,學校在信息大樓一樓會議室舉行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建設啟動儀式。副校長楊保成出席,學生處、教務科研處、學生職業發展中心、公共外語教學部等部門負責人,以及各教學單位部(院)長、分黨委書記、教學科研辦主任、黨政學工辦主任、輔導員代表等50余人參會。會議由教務科研處處長李高申主持。
李高申對暑期前要重點落實推進的專升本考試、項目化教學體系調研、三類課程改革項目階段性驗收以及新學期三類課程改革項目申報等四項工作進行了布置安排,詳細解讀了暑期教學工作原則性指導意見。
學生職業發展中心主任師珊珊、公共外語教學部主任婁欣生分別就升學工程暑期工作方案、暑期英語四級夏令營工作方案作出說明。
學生處處長陸竹棠針對構建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所開展的8個專項調研項目的調研目的、進度安排、成果呈現等進行了詳細說明。她指出,學生工作是學校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構建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進一步提升學生工作在學校人才培養中的貢獻度,要圍繞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社會對教育的期待,以項目化為載體進行學生工作專項調研,切實做到“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希望通過對學生工作的系統化設計、整體性重構、全面性推進,切實推動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
會上,各教學單位對建設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作交流發言。
楊保成做總結講話,他重點對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建設的背景要求、現實困境、基本原則和構建目標進行了分析和解讀。他指出,新時代下高校學生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主要表現為“四個更加”: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更加重視學生成長需求、更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視學生工作隊伍建設。
當前學生工作也面臨四點現實困境:一是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不健全,學生管理和專業教學的融合不深入,教學、管理和服務的協同機制不健全,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三全育人”合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二是全面聚焦學生發展的意志不堅定,對學生成長規律的認識、對工作落實執行的力度、運用大數據數字化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還有待提高;三是創新力不足,習慣于傳統的學生工作模式,還不能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四是服務能力不強,工作理念、工作習慣、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與國家提出的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要求、離滿足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
建設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一是系統設計、穩步推進。圍繞學生工作中最核心內容、制約發展的最關鍵環節,進行系統化設計,以項目化形式開展研究,厘清各項目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支撐關系,按照輕重緩急有序、高效、穩步推進,半年之內完成整體化設計,一年之內不斷完善,體系基本成型,開始全方位服務學生成長成才;二是目標明確、結果導向。每個項目要制定清晰的目標,從將來出發,謀劃長遠和整體的工作思路,堅持結果導向,細化工作舉措,明確時間節點,確保目標達成;三是深入分析、對癥下藥。要深入的分析和診斷目前學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找清楚問題最根本的癥結所在,采取差異化、針對性的方法,讓問題真正得到解決和糾正。四是推倒重來,從零開始。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的系統化設計,不能受固有的觀念束縛,不能受固有的體系影響,從學校領導到職能部門再到輔導員,要從黨的要求、社會的要求、學生的要求、自我發展的要求出發,勇于加壓、自我革新,重構學生工作,真正提升幸福感和成就感。
高質量學生工作體系的構建,重點是建成“八大體系”,即:適應于學生工作隊伍的考核管理薪酬體系;適應于新時代的輔導員工作的培養培訓體系;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基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風建設體系;心理健康教育為牽引的學生干部隊伍體系;教師、班導師、輔導員“三位一體”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全方位的就業服務體系,以及支撐所有學生工作的數字化平臺體系。最終真正實現“三個改變”目標,即:改變心態,改變學工隊伍的工作心態,改變學生學習的心態,改變對教育事業的認知態度,構建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改變方式,改變原有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讓很多無效的工作和學習變得更加有效和高效;改變未來,態度的改變、方式的改變能帶來更好的未來,通過每個個體的改變推動學校聚集更好的師資、更好的輔導員、更好的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從而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社會、為國家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