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建立民辦黃河科技學院,成為全國第一所實施專科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
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第一所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
2008年,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8年,學院被河南省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關鍵節點,皆為爭先。
2022年的黃科院,將以什么樣的姿態趕考,再續輝煌?
校長楊雪梅這樣回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一流應用科技大學建設,打好學校申碩和迎評“兩大攻堅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奮力譜寫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絢麗篇章。
進入決戰期 吹響集結號
2021年11月,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公布河南省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學位授權點立項建設名單的通知》(教研〔2021〕420號),黃科院被確定為“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該校是10所重點立項建設單位中唯一一所民辦高校,這是繼2018年學校獲批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后,再次被確定為重點立項建設單位。
無疑,申碩沖鋒的集結號已經吹響!申碩工作進入了決戰期。
該校董事長胡大白分析到:黃科院又走到了歷史發展的關鍵節點時期,申碩不僅是為了提升辦學層次,也是推動學院向國內一流應用技術大學邁進的總引擎。申碩是嚴峻的考驗。使命面前、責任在肩,沒有選擇和退路,唯有埋頭苦干、砥礪前行。
2021年11月24日,學院召開碩士單位建設和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推進會。
校長楊雪梅在會上要求,堅持最高標準,全員即刻進入戰斗狀態。她說,申碩和審核評估都是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與教育教學水平的一次集中檢驗,是對學校聲譽和品牌的一次直接“打分評判”,是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躲不開、繞不過的“華山一條路”,是攸關學校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是“十四五”時期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好先手棋 走好新的趕考路
為加速推進碩士單位條件建設,全面落實碩士單位建設方案規定的建設任務、任務分解表、時間節點及保障措施的具體要求,學院緊緊圍繞碩士單位和學位點申請基本條件,先后出臺了《黃河科技學院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了《黃河科技學院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規劃》、人才引進和橫向科研項目專項工作方案及專業碩士學位點建設任務書,聚焦高層次人才、科研經費和高層次科研項目等關鍵問題,補短板、厚基礎,做優做強核心指標,科學有序地推進碩士單位和專業碩士學位點建設與培育工作,為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重點立項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為積極備戰2023年申碩工作,學院成立學科建設辦公室,制訂《黃河科技學院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依托省級重點學科,確定立項培育材料與化工、藥學、電子信息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確定必須攻克的六項主要任務:優化辦學結構,穩定學生規模;堅持引培并舉,打造人才高地;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培養質量;強化創新能力,實現科研突破;多方籌措經費,保障資金需求;強化支撐學科,突出優勢特色,切實做好碩士單位重點立項建設。
學院現有4個校區,占地28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140多萬平方米,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近50%,青年教師中80%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擁有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國家教學名師等150余人。學院建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發基地、重點實驗室、國際聯合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高層次教學科研平臺50余個。去年以來,學院向全球英才發出邀請,引進大數據等專業博士261名。
沒有等出來的精彩,只有干出來的輝煌。黃科院人正強化“答卷”意識,保持“趕考”狀態,以龍騰虎躍的干勁,以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情,將“規劃圖”迅速變成“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奮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為加快建設一流應用科技大學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