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校主題教育工作部署,5月17日,我校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侯惠勤教授來校作專題輔導報告。黨委副書記、董事長胡大白,董事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趙衛東等校領導,鄭州市委黨校和二七區政協相關領導和教師,我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學校主題教育讀書班學員等參加,黨委副書記趙會利主持。
報告會上,侯惠勤教授以“從凝心鑄魂深入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題深入解讀了如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首先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的重大時代課題,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思想武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立足于現實的中國,又植根于歷史的中國,深刻揭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邏輯,是引領黨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中國之答”回應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是我們把握和引領時代的世界觀方法論。
其次,侯惠勤教授從思想定位和思想體系兩方面深刻闡釋了全面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凝心鑄魂的前提。他指出,從思想定位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從思想體系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這一科學體系是在創新發展中形成的,是以實踐經驗、治國方略為基礎的理論精髓。
最后,侯惠勤教授從歷史和現實的維度圍繞“正本清源”“科學定位”“科學論證”“問題導向”四個方面深刻論證了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對黨忠誠、站穩人民立場是凝心鑄魂的根本,進一步明確了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之魂,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一根本問題上必須堅定不移,不能動搖。他重點強調了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堅定不移信仰馬克思主義、堅決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堅持守正創新、理論聯系實際,保持馬克思主義的生機與活力,用黨的自我革命引領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
趙會利指出,侯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思想深邃,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節理論課、示范課,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思考。她強調,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黨中央重大工作部署,是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各級黨組織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按照上級黨組織和學校黨委統一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扎實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加快推進河南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教育事業在錨定“兩個確?!睂嵤笆髴鹇浴敝?,做出黃河科技學院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建校四十周年,再立新功。
人物鏈接:侯惠勤,中國社科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重點學科帶頭人;天津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國家出版基金評委、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評委,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指導咨詢委員會委員。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參與的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專題調研,曾分獲第七、八、九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二、三等獎三項,及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二等獎三項。主要著作有:《侯惠勤自選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批判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論》《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意識形態》《新中國意識形態史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30年(1978--2008)》《國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研究著作評析》《馬克思哲學變革的當代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和現狀》《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磨礪》等。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等報刊上發表論文2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