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網站地圖 | OA辦公 | 電子郵箱 | 智慧黃科 | 翻轉校園 | 校長信箱 | 暖心大白
      重要新聞
      重要新聞

      聚焦·胡大白董事長教育實踐研討 || 河南民辦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建莊“說”

      信息來源: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趙芳芳   初審:楊剛要   終審:王軍勝 徐建勛   發布時間:2023-06-06
      胡大白董事長的教育實踐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64年7月到1984年5月,是她做為微觀教育教學的實踐者,在體制內從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實踐;第二個階段從1984年5月到2000年3月,是她做為開拓者,創辦當代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的艱苦實踐;第三個階段是從2000年3月至今,是她作為掌舵人,實現黃河科技學院一步步健康發展的探索實踐。

      她很不幸,在黃金的歲月遭遇橫禍,人生從光明跌入灰暗;她很幸運,她有楊鐘瑤,有關心她的家人和親友,最重要的,是她骨子里那種位卑不敢忘憂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她最大的幸運,是1982年的《憲法》打開了當代中國民辦教育發展之門。不幸的她在責任和使命的驅使下浴火重生,御風而行。現在看來,這個門就是為她打開的,胡大白以傷殘之軀第一個踏上了這條雖然崎嶇卻灑滿陽光的征途。

      1985年6月,引起鄭州教育界強烈震動的事件,是胡大白楊鐘瑤創辦的培訓班學員自學考試的合格率達到了驚人的87%,須知當年全省的合格率只有6%;1994年春節前夕,引起河南教育界強烈震動的事件是全國第一批第一所民辦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黃河科技學院花開鄭州;2000年春分剛過,引起全國乃至國際教育界強烈震動的事件是黃河科技學院獲批實施本科教育,成為當代中國第一所、也是當時唯一的由國家批準建立的民辦本科大學。胡大白和楊鐘瑤30元起家創辦的輔導班,在短短16年的時間里,就成長為共和國第一所民辦本科高校。

      早年家庭的影響和自己的受教育經歷形成了胡大白對知識學習和教育傳授的感性理解;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全教育階段的工作實踐,使她對教育的社會功能和科學發展有了理性的思考。39年來,她將感性的實踐所得和理性的思考結合起來,一直進行著中國特色教育的探索,對當代中國教育、特別是當代中國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2017年11月,由教育部直屬的中國教育學會等六家權威機構聯合開展了評選“中國當代教育名家”活動,經過廣泛推薦、嚴格遴選、專家初評、權威終評等環節,最終產生了90位當代教育名家。胡大白和潘懋元、陶西平、張楚廷、鐘啟泉、姜大源等名家實至名歸。

      我們認為,以1982年憲法為起點,以1999年《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開始實施為標志,當代中國民辦教育在這17年中完成了“必要補充”的使命;以2000年黃河科技學院升本為起點,以2016年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方案通過為標志,民辦教育在這17年中實現了“重要組成部分”的使命;以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為標志,中國民辦教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將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當代民辦教育發展第二個階段的起始標志之所以是黃河科技學院的升本,是因為有史以來中國的民辦教育從這一刻起,真正構建了從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體系。

      胡大白的教育實踐,幾乎涵蓋了當代中國教育的各個領域。從大的方面看,涉及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深耕的是學校教育;從教育的投資主體看,涉及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主要是民辦教育;從教育的類型看,有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中心在普通教育;從教育的層次看,涵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多個方面,主要在高等教育;從教育經歷看,既有一線實踐,也有理論研究,既有微觀教學,也有宏觀管理。綜合起來,形成了這一位當代教育名家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業史、實踐史和思想史,內容豐富,枝葉繁茂。

      胡大白將中國優秀傳統教育思想和世界先進教育理念結合起來,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教育的實際,卓有成效的解決了在現有社會條件下為什么辦教育、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辦好教育等問題,為新時代辦好民辦教育、促進教育整體發展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和理論參照。

      我從三個方面談談體會。

      一、十年找黨,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這里解決的是為誰辦教育的問題。

      在病床上躺了三年,胡大白萌生了辦學的愿望,動因就是“為國分憂,為民解愁”。初心可能是樸素的,但是方向是明確的。她認為,民辦高校只有形成一個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才能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得以認真貫徹落實,促進學校持續健康發展。胡大白先后多次主動請示區、市、省等有關部門,表達學校要求建立黨組織的愿望。但是,當時對于民辦學校要不要建立黨的組織、如何建立黨組織、隸屬關系如何歸屬等問題都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也沒有先例,上級有關部門都沒有給予明確的答復。在苦苦的追尋中,功夫不負有心人,1989年5月,經鄭州市委直屬機關黨委批準,學校建立了臨時黨支部,開始了黨的組織活動。1994年6月,經上級組織部門批準,學校建立了黨總支,組織關系掛靠鄭州市科委黨委,標志著學校正式建立了黨的組織。1997年5月4日,中共鄭州市委組織部批復同意成立中共黃河科技學院委員會暨紀律檢查委員會。1997年6月26日,學院召開中國共產黨黃河科技學院第一次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中共黃河科技學院第一屆委員會,胡大白任黨委書記。黃河科技學院成為全國第一所建立黨委的民辦高校。胡大白“十年找黨”的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民辦教育人。

      直到今天,黃河科技學院的黨建工作一直走在前邊,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胡大白在引領學校沿著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前進的同時,恪盡職守,履行著一名普通黨員的職責,不管多忙,都要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還要創造性的運用于工作和生活當中。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堅持學習強國的學習,每天答題做完,還要給做題的教職工黨員點贊。

      二、開拓拼搏,闖出一條民辦高校發展之路,這里解決的是怎么辦教育的問題。

      從辦輔導班開始,胡大白走的就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把一個小小的輔導班辦成了全國成人教育的一面紅旗。經過不到十年的輔導班和培訓教育的辦學實踐,就創辦了正規的民辦大學。高等專科教育僅僅六年,2000年學校就跨上了本科教育的臺階。在當代中國的大背景下,胡大白沖破禁區,審時度勢,篳路藍縷,終于以實踐回答了在當代中國社會條件下怎么辦好民辦教育的問題。

      三、守正創新,引領當代中國民辦教育健康發展,這里解決的是辦怎樣的教育的問題。

      39年來,胡大白一邊實踐,一邊思考,將思考付諸于實踐,再將實踐凝結成思想。從1994年的6個專業共招生200名,到今天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達到410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超過20000人的大學,胡大白實現了自己辦一所對學生最負責任的大學的理想。大學辦成,胡大白的腳步沒有停止,她廣泛汲取當代先進的教育理念,將發達國家教育的成功經驗和當代中國教育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的構建了“本科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完善大學教育運行體系的同時,不斷改革創新,在創新創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大部制改革等方面一次又一次走在前面,學校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社會和學生的認可和好評。同時,她從長遠發展入手,建立了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 、河南民辦教育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創辦了國家新聞總署批準的公開發行的黃河科技學院學報和校報 ,這在全國民辦高校里也是第一,時至今日,在全國764所民辦高校中,公開發行學報的只有三家。學校的教育科研成果也一直保持著數量和質量的高位。

      國家給了胡大白應得的榮譽。她先后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當選河南省第七、八、九、十次黨代會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多年擔任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監事會主席,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榮獲“中國十大女杰”“全國三八紅旗手”“60年60人中國教育成就獎”“中國好校長”“河南省勞動模范”“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而胡大白自己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盡心盡責的教育工作者。

      一直在實踐,一直在做。默默奉獻,潤物細無聲,她把黨的事業當作自己的終生追求,把黨的關懷,國家的關懷傳遞給師生,將大愛化解為日常行為,使教育在當代中國回歸本真并科學發展,為未來中國教育的理念、形態、模式和評價方法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雖然黃河科技學院連續多年位居全國民辦高校排行榜第一名,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民辦教育的旗幟,但是胡大白的理想遠不至此。一切都剛剛開始。世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局,科學技術的發展方興未艾,教育正在經歷痛苦的蛻變。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教育思想與世界的先進經驗結合起來,胡大白帶領全體黃科院人和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界人士,整合一切積極因素,正在探索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并將其應用于黃河科技學院繼續發展的實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莱州市| 滦南县| 尉氏县| 安顺市| 翁源县| 赞皇县| 蓝田县| 海南省| 读书| 成都市| 安平县| 东丰县| 乐安县| 新乡县| 新邵县| 绵阳市| 卢龙县| 城步| 南郑县| 资兴市| 北票市| 黔西| 来凤县| 云浮市| 运城市| 江川县| 蚌埠市| 洛南县| 额尔古纳市| 任丘市| 蒙城县| 丰都县| 民权县| 德令哈市| 准格尔旗| 凯里市| 青河县| 涞源县| 乌鲁木齐市|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