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第六屆新材料與清潔能源國際學術會議(ICAMCE 2025)在我校信息大樓第一報告廳隆重舉行。會議由黃河科技學院主辦,AEIC學術交流中心承辦,東南大學和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新能源分會協辦。
會議吸引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眾多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及企業家,共同探討“清潔能源技術”“生物質能源”和“化學新材料”等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與發展趨勢。工學部材料工程科教中心、機電交通科教中心,納米功能材料研究所分別組織教師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三個專業本科學生以及聯培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學術會議。會議開幕式由納米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長張守仁教授主持。我校董事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趙衛東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趙衛東教授在致辭中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強調了本次會議在推動新材料與清潔能源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會議邀請了多位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主題報告。東南大學吳宇平教授分享了《電化學儲能體系中電子和離子的調控》的研究成果;鄭州大學牛朝江教授探討了《高能量低膨脹鋰金屬軟包電池》的發展前景;大連理工大學李新勇教授介紹了《尖晶石納米材料的構建及其綠色催化和可持續能源特性研究》;張守仁教授闡述了《納米復合材料光學性質的調控及應用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張磊教授則聚焦于《語言數據驅動新材料設計研究》。這些報告展示了新材料與清潔能源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引發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下午的會議由我校李萌雅博士主持,我校吳海宏教授和馬來西亞拉曼大學Kok-Keong Chong教授分別作《碳纖維結構電池制備及其應用實踐》和《密集陣列聚光光伏系統》的主題報告。隨后的口頭報告環節中,來自不同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青年學者和研究人員分享了他們在能源存儲、光催化、光伏系統等領域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會議期間還設置了茶歇和交流環節,為與會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碰撞與合作機會的挖掘。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推動了新材料與清潔能源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也為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與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與借鑒。隨著會議的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國際學術會議,收獲了豐富的知識與啟發,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交流機會,共同推動新材料與清潔能源領域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