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國當代著名音樂作曲家、歌唱家、音樂導演、音樂制作人孟文豪,北京橙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陳永樹應邀到訪我校。孟文豪在藝術中心為藝體學部師生帶來專題講座《歌曲創作中如何選擇風格定位》,并受聘為黃河科技學院特聘教授。學校執行董事、副校長楊保成,藝體學部分黨委書記白云慶,黃河藝術團藝術總監王志敏等出席活動,藝體學部音樂科教中心師生代表到場聆聽。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孟文豪結合其代表作品《親愛的蚊子》《烏鎮之戀》《綻放》《青春暢想》《最好的相伴》《山路不止十八彎》《我要醉在草原上》等,通過作品解析、創作心路分享與互動問答等形式,深入講解了歌曲創作中主題與風格的選擇、樂器表現手法的融合等關鍵問題。他說:“音樂創作應注重靈感的積累與表達方式的多樣化探索,要善于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音樂語言有機融合,不斷拓寬藝術視野。” 孟文豪特別強調,創作的本質是真誠表達,技術服務于情感,不論流行、民族還是跨界音樂,創作者都應從真實情感出發,借助旋律、編曲等手段實現情感外化。
講座中,孟文豪播放了其創作的經典作品片段,深入剖析如何根據歌手音色特質定制作品,他風趣地比喻:“寫歌如裁衣,既要量體裁衣,也要大膽‘改尺寸’激發潛能。”針對當前音樂創作中的“國風”“電音跨界”熱潮,他分享了自己將戲曲腔韻融入流行歌曲的經驗,強調“跨界不是標簽,是打破慣性的勇氣”,并指出應提取傳統藝術的“神”而非拘泥于“形”,實現現代聽覺審美的創新表達。
在互動環節中,面對學生關于“如何在追求技巧的同時不忽視歌曲情感表達”的疑問,孟文豪鼓勵大家從歌曲想要傳達的意境出發,循序漸進、從局部到整體地去體會和練習。他也分享了自己關于旋律靈感捕捉的建議:當腦中突然閃現旋律時應及時記錄,以免錯失寶貴創意。他特別強調,在AI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創作者要守住“人”的溫度,善用技術激發靈感,但更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和藝術體驗。
音樂科教中心教師商瑜在提問中談及“如何快速進入創作的心流狀態”,孟文豪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認為,首先是堅定熱愛,熱愛是專注與投入的前提;其次是拓寬音樂視野,多接觸不同風格與類型的音樂,從而為創作注入更豐富的靈感與體驗。他寄語在場學子:“要用熱愛引導自己的音樂夢想,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講座結束后,在楊保成的陪同下,孟文豪、陳永樹一行參觀了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綜合體育館、冰球館、游泳館等校內場館,對我校的發展建設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