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黃河科技學院與北京理工大學鄭州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智能車輛創新中心成立揭牌儀式暨河南省地面無人裝備專家研討會”在我校成功舉行。活動以“智啟未來·智領中原”為主題,匯聚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及高校師生200余人,共同見證河南省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政校研企共啟新篇
上午9時,鄭州市二七區政府三級調研員劉光遠、河南省裝備制造業協會副會長惠延波、我校執行董事楊保成、北理工鄭州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柏利等共同為智能車輛創新中心揭牌。中心依托北京理工大學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前沿科研實力,聯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優勢,致力于打造集“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全鏈條創新平臺,重點突破智能網聯、自主控制等關鍵技術,培育適配中原產業特色的無人裝備應用生態。
校企合作深化布局
活動現場簽署兩項重要協議:黃河科技學院與北理工鄭州研究院達成共建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技術攻關領域深度協同;與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校企技術服務協議,推動產學研成果落地。校董事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趙衛東代表學校簽約。柏利表示,中心將發揮北理工在智能車輛領域七十余年的技術積淀,結合河南制造業場景優勢,加速產業孵化。
專家論道產業未來
在上午的專家研討會上,來自北京理工大學、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等單位的四位專家圍繞三大核心議題展開研討。北京理工大學呂超教授指出,河南省可通過“軍民融合+場景創新”雙輪驅動,在礦山運輸、農業植保等特色領域形成差異化優勢。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朱敏博士則分享了自動駕駛客車在鄭州航空港區的規模化應用經驗,引發對城市智慧交通體系的深度討論。
產教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
楊保成在研討會上強調,我們將構建“課程-項目-產業”三級貫通培養體系,每年定向輸送二百名智能裝備領域復合型人才。惠延波說,協會正牽頭制定地面無人裝備行業標準,建設省級示范應用場景。
本次活動標志著河南省在智能裝備領域邁出關鍵一步。未來,智能車輛創新中心將聯合三十余家上下游企業,重點攻關高精度環境感知、多機協同控制等"卡脖子"技術,為中原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