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導,河南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黃河科技學院承辦的"中歐教育合作與人文交流服務計劃座談會"在黃河科技學院順利召開。會議圍繞新時代中歐教育合作與人文交流展開深入研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陳思坤、黃河科技學院董事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趙衛東,以及來自全省60多所院校的嘉賓、專家和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由黃河科技學院國際交流中心主任郭建偉主持。
趙衛東在致辭中表示,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辦學理念,積極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他指出,深化中歐教育合作是順應教育國際化趨勢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夏娟在致辭中強調,教育合作是中歐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表示,要進一步加強中歐在教育領域的務實合作,通過師生交流、聯合科研等多種形式,促進雙方教育共同發展。
陳思坤在致辭中介紹了河南省推進教育國際交流的各種舉措。他表示,河南將充分發揮教育大省優勢,積極搭建中歐教育合作平臺,推動更多實質性合作項目落地。
在專家報告環節,原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楊進教授作了題為《中歐教育國際合作及人文交流政策解讀》的專題報告。報告從國際視野和戰略高度,系統梳理了中歐教育合作的歷史脈絡,深入分析了當前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并就如何落實國家教育對外開放政策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會議還重點介紹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中歐教育人文交流服務計劃",詳細介紹了該計劃在師生互訪、聯合科研、課程共建等方面的創新舉措。中原工學院、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等院校代表分別分享了參與"中歐計劃"的實踐經驗,為不同類型院校開展國際合作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
郭建偉表示,作為會議承辦單位,學校將充分發揮民辦高校體制機制靈活的優勢,在"1248"發展戰略框架下,深化與歐洲高校的務實合作,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國際合作項目,為推動河南教育對外開放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本次座談會為深化中歐教育合作提供了良好平臺。未來,各方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創新合作模式,推動中歐教育合作取得更多務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