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學院教師婁欣生、王雪芹和劉思妍,根據來校時間長短不同可分為老中青三代黃科院人,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表現出的卻是同一種精神,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沖在前線。他們各自堅守,一同為打贏疫情防控戰不懈奮斗,為學生筑起安全“防線”。
劉思妍,2022年5月來校,是學院2019級日語專業學生輔導員,同時負責外國語學院青年突擊隊、學院公眾號內容推送和團學組織的日常管理。她5月3日辦理入職手續,當晚鄭州新冠肺炎疫情拉響警報,隨即入住學校,24小時待命。作為新輔導員,劉思妍每天深入宿舍,走訪學生,及時了解學生動態,為學生排憂解難,在最短的時間內與學生熟悉,為后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線上課程期間,她對學生的口罩佩戴、教室的通風衛生等情況進行檢查,保障課程學習穩步推進。劉思妍還負責學院公眾號“外院新語”的推送和審核工作,及時宣傳學院動態;配合校團委組織各項活動、比賽和作品評選,豐富學生疫情期間的校園生活。學校靜態管理是劉思妍步入職場面臨的第一次考驗,她說,“雖然困難重重,但成長迅速,這次經歷也使我有了更加充分的能力和經驗去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王雪芹,2017年9月來校,博士,承擔《基礎英語》、《綜合英語》、《會計英語》、《英漢語言對比》等專業課和《綜合英語》雙學位的教學,每年指導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按照論文寫作環節的各項具體要求,實施嚴格有效的督查和指導。王雪芹連續三年被評為“河南省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指導過的2020屆馮嘉文同學的論文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畢業論文”。疫情期間她帶領六位老師組成基礎英語改革團隊,結合教學任務,把握教學目標,利用線上優勢,制定教學計劃。經過團隊努力,學院學生四級考試一次過關率高達93%。王雪芹還是36名學生的學業導師,結合疫情期間學習特征,針對學生在專業學習、升學規劃和工作就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線上為主、線下面談的方式反復溝通,2022屆9位考研學生,過國家線6人,4人成功上岸,截止目前所帶畢業生已全部就業。
婁欣生,2006年6月來校,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外國語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主任,承擔大學英語教學和管理工作,并協助院長完成學院科研、教師發展和學科競賽的管理。根據學校疫情期間“離校不離教,離生不離崗”的總體部署,為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教學進度和學習效果的影響,在學院分黨委書記鄭月的帶領下,婁欣生先后走訪各教學部(院),構建大學英語教師和輔導員之間的溝通機制,建立溝通群保證溝通及時,形成教育合力。他還與大學英語教學團隊負責人制定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計劃與安排,確保每個級別所有學生每天都有線上和線下的學習任務,確保團隊教師每天都有檢查和落實,確保備考四級的所有學生每周有小結、每月有測試,以確保最終學習有成效。同時,為做好線下輔導,婁欣生組織學院英語專業四十余名畢業生作為助教參與大學英語教學管理,學生助教們需要每天督促早自習、批改作業和監考等。經過共同努力,每位四級備考學生每天英語學習時間在30分鐘以上,全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連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