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國際學院在203會議室召開海歸教師教改模式研討會。學院分黨委書記劉景濤、常務副院長武京玉、教學辦主任張欣欣、督導組組長曹慕源和全體海歸教師參加會議。
會上,劉景濤給大家介紹開設中外合作辦學的目的和意義。他表示,在疫情大環境的影響下,學院要加快人才培養的腳步,劉景濤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出發,說明了教學方式、考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希望海歸教師在教改中根據切身經歷引導學生。
研討會中,海歸教師們暢所欲言,結合自己的留學經歷、國外的教學模式、工作實際等多方面進行了交流發言,談了學習認識體會和本學期貫徹落實打算。張欣欣希望大家能夠找準位置,做好職業規劃,堅守初心,克服面臨的困難,她要求老師們在學期初提前告知學生們本學期的學習要求,并按此嚴格執行,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
武京玉指出,各位海歸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很多信息,說明學院的教改工作必須做,希望大家的思路再清晰再整理,思考再沉淀再聚焦,聯系院情,腳踏實地,發揮留學歸國人員的智力、人才、語言等優勢,積極融入學院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想辦法“叫醒”我們的學生,對學生要有愛、用心、有行動。作為教師,要堅定政治立場,為國育才,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堅持立德樹人,遵紀守法,守住底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和實驗室;要積極融入集體,建言獻策,相互合作,將個人目標與學院發展緊密結合;要充分發揮優勢,加強交流,增進友誼,在人才引進和國際交流等方面為學院提供更多資源。同時他要求教學辦為老師們營造尊重創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對于海歸教師在本次會上提出的建議和創新的想法要高度重視,認真落實。
最后,劉景濤對大家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表示肯定,并對各位老師積極認真工作和提出中肯建議表示感謝。劉景濤強調,國際學院是一個年輕化、創新的團隊,我們要把合作辦學的指導思想深深融入到學院的發展中,在教改中,要形成良性循環,坐實過程性考核,每一位海歸教師都要解放思想,積極參與,獻言獻策,以升學率、就業率為結果導向擔起個人責任,提升學院的院風、學風和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