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建筑典雅、綠意蔥蘢的上海作家協會,以“青春是一種生命精神”為題的“陸士清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拉開帷幕。我校臺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樊洛平參加了這次會議,與多位來自海外的著名華文作家和國內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世界華文文學領域的開拓者、復旦大學著名教授陸士清先生的學術貢獻。
“陸士清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現場這次會議由上海作協原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汪瀾女士主持。從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剛教授的致辭,到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偉的講話,都洋溢著對學科開創者的敬意。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會長、暨南大學教授王列耀高度評價陸先生作為學科先行者、開拓者、創建者的學術業績,認為“陸老師的著作年表、學術活動幾乎就是一部中國世界華文文學的研究史。”海外著名華文作家蓉子、戴小華、周勵、薛海翔、王威、海云、華純等人主要講述了陸老師對世界華文文學創作的推動力;國內的專家學者側重從不同角度探討了陸先生由當代文學到臺港文學乃至世界華文文學的學科構建。著名教授、身為復旦弟子兼同事的陳思和,在主題發言中深情回顧陸老師始終走在學科前沿、為世界華文文學領域帶來的青春力量,對學術傳承、事業拓進寄予美好期望。其肺腑之言道出了與會代表的共同心聲。
與會代表在上海作協愛神花園雕像前合影留念
樊洛平教授以《滿蘊中國知識分子的人間情懷一一陸士清先生的臺灣文學研究》為題,從“得風氣之先的學術開拓”、“掘一口深井的學術深耕”、“堅守中國心的學術立場”三個方面,探尋陸老師深摯感人的臺灣文學研究情結。在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領域,陸士清先生如同一部讀不盡的大書,書脊挺立,風骨正直,滿蘊中國知識分子的人間情懷。走進這書的世界,內涵豐盈,底蘊深厚,盡顯大家氣象,令人視野洞開。從上世紀70年代末負責國內第一部《中國當代文學史》三卷本的創舉,到敏銳發現全力投入臺灣文學研究領域的新開拓;從臺港澳文學視野的不斷延伸擴展,到獨立海外華文文學高地“探索文學星空”、“品世紀精彩”;陸老師一路走來,是以與時俱進的學術開路先鋒形象,為世界華文文學的學科建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邊緣到廣為認知,奉獻了他人生長河中最重要最美好的生命時段,他不斷開創的學術輝煌,也見證了我們這個學科發展的歷程。陸老師和他那一代前輩學者的開拓者身影,成為世界華文文學領域永遠致敬的學術高度。
中國世界華文文學領域的開拓者,著名教授陸士清先生
這次滬上三月熱烈的學術相聚,疫情之后華文文學線下會議的首次亮相,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陸士清先生的學術青春精神和人格魅力,更召喚著世界華文文學領域新的春天。在中國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風雨兼程40余年的今天,從學術史建構的高度來研究陸先生的學術歷程及貢獻,無疑是打造世界華文文學學科發展高地的重要舉措。
滬上三月的文學相會,昭示著世界華文文學領域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