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隆重舉辦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創辦人張謇文物展,以慶祝第47個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館長丁富云、校團委書記翟利強、檔案館副館長韓捷及近百位師生代表參加慶祝活動并觀展。
本次“張謇文物展”,展出珍貴文物圖片10余件,以追憶先賢,激勵后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同心協力砥礪奮進。張謇 (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江蘇海門人,晚清狀元,他不僅是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的創辦人,他更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寶貴貢獻。
在觀展過程中,講解員結合展出文物,詳細介紹了張謇艱難曲折的求學之路和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憤然辭官,全力投入實業救國、教育救國之路的英勇壯舉。在觀展過程中不少觀眾為張謇百折不撓的勤奮學習精神和為振興國家、民族的獻身精神所感動。
21級金融學專業學生張鵬飛說“這次走進博物館,不僅學習了歷史知識,了解了歷史人物,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館長丁富云對同學們說,“我們生逢盛世,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向前人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據悉,2023年國際博物館的活動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發展與美好生活”( 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聚焦這一主題,結合本館特色,策劃了系列主題活動。活動于5月13日已經拉開序幕,先后舉辦了講解團全體志愿者知識競賽、“博物館,可持續發展與美好生活”辯論大賽及戶外競技比賽。廣大志愿者在活動中表現突出,他們以賽促學,以賽促干,在競賽中增長知識增進友誼,在競賽中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和水平。
“張謇文物展”展出時間,將持續至5月25日。歡迎廣大師生及各界朋友,蒞臨參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