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和26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振國代表學院分別與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鞏義市竹林博物館簽署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并舉行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掛牌儀式。全國勞動模范、鞏義市竹林鎮第一書記趙明恩,鞏義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許學輝、竹林鎮黨委書記杜萬里、新中鎮黨委書記馬廷文以及兩個鎮政府相關人員參加活動。
河南(豫西)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淪陷區建立的十九塊較大抗日根據地之一,為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坐落于革命老區---鞏義市新中鎮柏茂莊園內,紀念館以鞏義三大莊園之一的柏茂莊園 1、2 號院為館舍,建筑面積約 5000 平方米,現有展室 50 余間,展覽面約1500 平方米。紀念館通過對豫西抗日根據地開辟、鞏固、發展艱苦歷程的展現,輝映出豫西軍民在這場抗日斗爭中,迎難而上、前赴后繼的拼搏精神,視死如歸、保家衛國的犧牲精神,躍馬疆場、慷慨赴死的奉獻精神。
鞏義市竹林鎮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鎮、國家級特色小鎮、全國重點鎮、國家衛生鎮、全國宜居鎮、國家園林城鎮、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中國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發展示范鎮,是河南省農村發展的先進典型。改革開放以來,竹林鎮堅持“黨建領鎮、工業強鎮、旅游興鎮、文明塑鎮”發展戰略,用“竹林精神”教育人、用“三評”活動規范人、用“十好”評選激勵人、用先進理論武裝人、用跨越發展富裕人、用和諧環境凝聚人,走出了一條有竹林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之路,形成了“愛竹林、比奉獻、謀發展、永創業、講文明、共富裕”的竹林精神。
竹林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竹林精神”以及豫西抗日根據地深厚的紅色文化,為高校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有助于拓展思政課堂、開展“大思政課”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今后,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繼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高校思政工作重要論述,深入推進學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新思路,提升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推進學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工作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