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我校在學術報告廳舉辦科學家精神主題講座,活動邀請到河南省科學家精神講師團首批專家、中國抗癌協會理事、科普專委會常委兼副秘書長、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陳小兵教授,為1400名大學生進行科普講座。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張曉兵主持講座,智慧館館長、附屬醫院副院長于春霞,校團委書記翟利強,校團委副書記田菊等領導出席此次活動。
陳小兵教授以《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我的健康科普之路》,講述了學醫從醫近30年的科學家講科普之路。他表示,自己始終堅持科普工作,寫文章、門診講課、出差講座,甚至在樓道、電梯、出租車上也不放過任何機會進行科普。他不僅在醫院內為住院病人提供科普服務,還在查房指導和出院后的日常管理中普及健康知識,最終將科普觸角延伸至健康人群的疾病預防。在陳小兵教授的努力下,“癌癥防治重在預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科普已經成為醫生的風尚和必備能力,甚至成為優秀醫生的標配。最后,陳教授引用了巴德年院士的“人文心、科學腦、世界觀、勤勞手”寄語我校青年大學生,鼓勵青年學子向中國科學家先輩學習,做有藝術嘴、擔當肩、寬廣胸的科技新人。
講座結束后,我校大學生科普志愿者段芊慧、郭富瑜與陳小兵教授進行交流,分享了青年大學生心中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
張曉兵主任在總結中表示,國家發展的每一個輝煌成就的取得,永遠離不開為國為民的先輩們負重前行和無私奉獻。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向陳小兵教授學習,傳承好科學家精神,在科學家精神中汲取營養、在實踐活動中升華理論知識,繼承紅色基因,接續先輩偉業,不斷前行,為國家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相關鏈接:陳小兵,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河南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河南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黨支部副書記、內科副主任、消化內科二病區主任,鄭州市金水區科協副主席。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和清華大學研修。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首批成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科協2017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中國醫師協會2019“十大健康傳播大使”,2020人民好醫生論壇“人民好醫生”,2022醫學家年會“十大醫學人文影響力專家”,2023臨床醫學獎“公益風尚人物”。教育部學位論文及優秀論文評審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兼任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胰腺腫瘤學組、支持康復治療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腎臟病學和腫瘤運動康復專委會副主委、腫瘤防治科普和腫瘤整體評估專委會常委兼副秘書長、整合腫瘤學分會和中西整合結直腸癌專委會常委等學術兼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 患者教育專委會常委兼副秘書長等學術職務。
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工作室負責人,河南省科學家精神宣講團首批成員。2017年科技部科普講解大賽三等獎獲得者,2016—2020河南省“十大健康科普人物”、2020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省控煙形象大使、2022健康中原行動首屆“健康達人”、河南省愛國衛生運動70周年先進個人、河南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獲得者。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項目、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200余篇,SCI收錄100余篇;專利4項,主編專著15部,參編國家診療規范專家共識20余部。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6項,省醫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7項。擔任“十四五”重點圖書《整合腫瘤學》臨床卷《腹部盆腔腫瘤分冊》主編,“十三五”重點圖書《“癌癥知多少”新媒體健康科普叢書》執行副主編。主編科普圖書《面對癌癥:不恐慌不盲從》獲科技部2020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