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河南大學、河南省社會科學屆聯合會主辦,河南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河南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中原發展研究院承辦的“興文化:文明互鑒視野下的‘中原學’高端論壇”在河南大校鄭州校區舉行。河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紹康,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李庚香,原副主席王喜成,辦公室主任、學會處處長宋淑芳,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方面的專家學者、河南大學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兄弟高校的老師們出席論壇。黃河科技學院中原學研究院院長樊洛平、副院長王學賓受邀參會,樊洛平在論壇上作了《中原學研究的一種學術觀察——以黃河科技學院學報“中原學研究”專欄為視角》的發言。
宋淑芳代表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首先感謝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及省內外高等院校的專家不辭辛勞,撥冗蒞會。她表示,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中原學的緣起就在于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文化發展哲學的要求,在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致力于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原學應新時代而生,與時代同步伐,勇于回答時代課題,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此次論壇是2023年(第十二屆)河南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的首場學術活動,希望在省內外各領域專家學者的積極參與和共同推動下,中原學的研究必將迎來新的更大的深化和發展。
論壇圍繞中原學的創建與研究、發展與傳播,展開了交流。
樊洛平院長作了題為《中原學研究的一種學術觀察——以黃河科技學院學報“中原學研究”專欄為視角》的發言。她說,黃河科技學院中原學研究院在胡大白董事長的全力支持下,在省社科聯的學術指導下,于2020年10月起,在《黃河科技學院學報》開設“中原學研究”專欄,迄今已經刊登41篇學術論文,初顯研究規模與策劃特色。該專欄旨在立足于中原學與中原文化研究,凝聚該領域的專家學者,構筑中原學研究新的學術高地,不斷孕育和推出中原學研究成果,促進中原優秀文化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原學研究”專欄圍繞中原學理論建設和中原文化研究,每期專欄選擇大致相近的研究議題,邀約2-3位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探討。文章深入到中原學理論構建、中原歷史傳統與元典文化、黃河文化、河洛文化、嵩山文化、中原姓氏文化、中原考古、中原紅色文化等8個領域,與那種碎片化的、單向度的、局限于學科自身的研究范式不同,在中原學視野下對中原文化歷史和學科版圖的研究,不僅僅是深耕細作的學科專題發掘,更有了一種綜合的、跨學科的、融入文化系統、構建中原學地方知識體系的新認知。
“中原學研究專欄”主要呈現三種路向的學術思考:其一,對中原學基礎理論的研究。圍繞中原學的概念、內涵與外延、學科體系架構、研究范式、現狀與問題,進行不斷的深化和探討;其二,在中原學的視域下,對于構成其基石和底蘊的中原歷史文化進行了多學科、多向度的考察,致力于從不同學科和各自路徑方法形成研究中原文化的合力,突出了中原學研究的地域性、綜合性、跨學科性以及應用性;其三,對中原紅色文化的研究,加強了中原學領域薄弱地帶的研究。
樊洛平最后說,黃科院學報的“中原學研究專欄”,今后會全力以赴搭平臺,做實事,建設好這塊學術陣地,不斷推出優秀的中原學研究成果。
論壇最后,李庚香發表總結講話。他對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及省內外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表示十分感謝,對本次高層論壇取得的重要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歷史賦予的時代重任,也是“興文化”的重要內容和基本支撐。構建“中原學”這一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河南特色的標識性命題,積極打造具有中國氣派、中原氣象、河南特色的中原學,在省內外產生積極影響,為促進河南省文化強省建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作出了社科界的貢獻。中原學的發展要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于中部崛起戰略。下一步,將中原悠久的歷史文化,進一步學術化、學科化、學派化、學問化。同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現代化河南建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