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網站地圖 | OA辦公 | 電子郵箱 | 智慧黃科 | 翻轉校園 | 校長信箱 | 暖心大白
      校園動態
      校園動態

      我校舉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產教融合與專業建設發展論壇

      信息來源:藝體學部     責任編輯:趙芳芳   初審:楊剛要   終審:王軍勝 徐建勛   發布時間:2023-10-19

      10月17日,“黃河科技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產教融合與專業建設發展論壇”在藝體學部二樓會議室舉行。

      河南省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會長于同云,詩經研究學者、北京演講與口才學會副會長許清林,河南廣播電視臺播音指導、河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執行會長肖灑,河南廣播電視臺播音指導、中國朗誦聯盟藝術指導劉曉峰,我校教育教學中心常務副主任李高申、科技發展部副部長張曉兵,藝體學部部長王晏、分黨委書記白云慶、教學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張明奎,播音藝術科教中心主任趙勇鋒、副主任郭麗娟,以及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校企合作單位代表李鵬九、劉陽、補凌鋒、孔令虎、郭嘉等企業家和播音主持教研室全體教師共同參加論壇活動。

      王晏致歡迎辭,他簡要回顧了藝體學部的發展歷程。他指出,藝體學部的成立,實現了組織優勢、專業優勢、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的融合升級,為藝術類人才培養搭建了新的平臺,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大力推行產教融合,實行協同育人的模式,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創新構建“2+1+1”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積極與省廣播電視臺、大象融媒等主流媒體,以及行業標桿企業合作,協同培養市場急需的傳媒人才,企業導師參與項目化教學全過程,實現訂單式精準培養,走出了一條“專業+媒體+企業+用戶”的“產學研用”一體化應用型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新路子。

      李高申介紹了學校辦學39年來取得的主要成績。他指出,學校積極響應產業需求,深入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為國家培養了30多萬名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應用人才培養方面成績顯著,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分專業方向教學改革,開設了直播帶貨、直播探店、少兒口才、有聲語言錄制、人物形象管理等一批適應市場需求的項目化教學課程,做到了人才培養與企業的深度融合。

      張曉兵從學校應用型辦學定位出發,強調了我校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密切對接,突出人才培養與實際崗位契合的辦學特色。他稱贊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多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在論壇交流環節,8位論壇嘉賓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和行業發展態勢,從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方面,就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于同云結合“語言藝術人才的培養與應用”,分享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在當下媒介融合下面臨的發展問題,以及在當前語言藝術領域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就“藝”與“術”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許清林從全媒體人才培養的角度探討了文化融入的必要性。肖灑分享了在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才需求轉型方面的看法。校企合作代表李鵬九、劉陽、補凌鋒、孔令虎、郭嘉分享了播音主持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實踐的經驗與成果,從各個方面分析了播音與主持藝術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方法。郭麗娟以《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為題,總結并匯報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做出的嘗試及取得的成功經驗,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對其他專業的建設提供了借鑒。此外,還有10余家校企合作單位發來賀信,對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

      論壇還設置了兩個分論壇。在分論壇中,于同云為師生帶來了《從讀到說——兼談朗誦三忌》的專題講座,許清林為師生作了《走近〈詩經〉學演講》的主題報告。主講人學識淵博,旁征博引,豐富的內容,精彩的演繹,豐富的例證,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深化了我校師生與行業、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也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將進一步強化產教融合的力度,為實現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育應用型人才,助力轉化孵化科研成果,實現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揭西县| 博白县| 永春县| 雷波县| 巫溪县| 友谊县| 裕民县| 阳城县| 青岛市| 韶山市| 镇原县| 荔浦县| 资兴市| 咸丰县| 大理市| 中山市| 延津县| 奉贤区| 吴桥县| 敦煌市| 万载县| 香河县| 凯里市| 鄱阳县| 榆社县| 台江县| 文安县| 西畴县| 栖霞市| 砚山县| 安丘市| 乐东| 饶平县| 新疆| 恭城| 龙游县| 义马市| 江川县| 柞水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