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網站地圖 | OA辦公 | 電子郵箱 | 智慧黃科 | 翻轉校園 | 校長信箱 | 暖心大白
      校園動態
      校園動態

      武漢體育學院教育學專家陳晴教授應邀來校作學術報告

      信息來源:藝體學部     責任編輯:趙芳芳   初審:楊剛要   終審:王軍勝 徐建勛   發布時間:2023-11-30

      11月28日,武漢體育學院教育學專家陳晴教授應邀來到我校,在藝術設計中心一樓創業講堂作題為《馬克思主義體育思想中國化的歷史經驗與踐行向度研究》的學術報告。藝體藝體學部體育與健康科教中心教師、輔導員、2021級和2022級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共200余人現場聆聽。

      報告中,陳晴首先解讀了何為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以及何為馬克思主義體育思想,闡述了該研究的時代意義。接著,他圍繞馬克思主義體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經驗、馬克思主義體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的踐行向度兩方面做了深入闡釋。他指出,馬克思主義體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經驗包括:聚心體育救國之路,積極傳播紅色體育基因;聚力體育興國之路,竭力發展全民體育運動;聚精體育大國之路,團結求取特色體育發展;聚焦體育強國之路,奮楫篤行中國式體育現代化創新。馬克思主義體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的踐行向度包括:政治導航,堅持體育運動發展的正確方向;問題導向,堅持體育服務人民的永恒定位;守正務實,堅持體育促進健康的本質功能;固本培元,堅持體育培育青年一代的強健體魄;鑒往知來,堅持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在提問環節,圍繞學生提出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對體育的指導意義是什么?”等問題,陳晴一一給予解答。整場講座深入淺出、邏輯清晰、內容豐富,讓大家受益匪淺。王生有在總結講話中希望大家認真領會、用心揣摩,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體育思想的中國化,加快推進建設體育強國,鑄造健康中國,為實現新時代的中國夢和體育強國夢的理想目標而勇毅前行。

      人物鏈接:陳晴,河南西平人,武漢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任學校學位委員會委員,體育理論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體育學會學校體育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委員,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陶行知研究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湖北省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陶行知國際研究會研究員。主持編輯出版“全國運動員文化教育統編教材”“普通高等學校運動訓練專業教材”《教育學》等著作多部,主持課題多項,報刊發表文章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已培養博士生、碩士生80多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沅江市| 雷州市| 灵台县| 子洲县| 阳东县| 五原县| 来凤县| 扬州市| 昆明市| 新闻| 盘锦市| 江油市| 四川省| 门头沟区| 定州市| 寿光市| 大关县| 丘北县| 济宁市| 富阳市| 门源| 重庆市| 揭阳市| 新蔡县| 桐庐县| 隆林| 资源县| 平谷区| 乌鲁木齐市| 渭源县| 滕州市| 南京市| 天气| 江源县| 新津县| 镇坪县| 车致| 土默特右旗| 睢宁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