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學部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師生的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4月16日-18日,商學部組織觀看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出品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主題的電視專題片《文明風盛新時代》。
該片分為《理論進萬家》《服務聚民心》和《新風育新人》3集,通過現實生活中地實例、人物和故事,運用形象的畫面、鮮活的語言,進行生動具體地敘事和深入淺出地解說,充分展現了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扎實推進、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實際進展,彰顯了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向上向善、追求美好生活的火熱實踐。
觀看結束后,學部師生反響熱烈,感觸頗深,進一步認識到文明實踐對于推動社會進步、提升人們精神面貌的重要作用,紛紛表示要用新知識、新思維方式、新觀念知識廣泛學習、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外語科教中心教師第二黨支部王玉峰老師分享到,新時代文明中心建設堅持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有新青年一代的新知識結構,新思維方式,新觀念理念,承擔起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學生心中的重要任務。把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大學多樣性的學習中,既能學到豐富的大學課程知識,又能接受到創新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激發大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經濟學學生第一黨支部學生許萌說,新時代文明實踐,是對傳統文明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對現代文明的探索與實踐。它要求我們不僅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更要結合時代特點,推動文明實踐的深入發展。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加強核心價值學習與傳播,并在行動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管理學學生第一支部學生宋佳倩提到,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為構建法治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將努力踐行文明風尚,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將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同時,我也將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志愿服務活動,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管理學學生第三黨支部學生張慶宇提到,時代在發展,我們也需要不斷進步。新風育新人,讓我感受到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作為新人,我們要珍惜這難得的機遇,努力成長,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新風育新人,讓我明白了成長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還需要社會的支持和引導。我們要感恩社會,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會計學學生第二黨支部學生李志軒說到,影片中的亮點不勝枚舉,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對于文明實踐的生動描繪。我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迎接一個更加文明、繁榮、和諧的新時代。同時,我也期待未來能夠看到更多反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優秀作品,讓我們共同見證和參與到這個偉大時代的建設中。
會計學學生第三黨支部學生馬新雨說,《文明風盛新時代》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部生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教科書。它不僅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人們開始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豐富和滿足,開始更加追求和諧、文明、進步的社會環境。這種變化,無疑是我們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法學學生第一黨支部毛藝霖說到,精神文明建設不僅是廣大公民的責任,也是每個人個體發展的需要。通過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在學習工作中獲得更多的靈感和動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同時,也激發了我對于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熱情,我將積極行動起來,為實現社會進步、文明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外語學生第一黨支部學生馬冰冰談到,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將牢固樹立文化意識,積極動員大家學習貫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名黨員,我將牢記初心使命,將所學的精神文化知識落實在實踐上,為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
外語學生第三黨支部學生馬冰冰說,精神文明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社會的根基。作為學生黨員,我們需要深知自身肩負著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重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將文明實踐服務的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
外語學生第四黨支部學生楊啟雯表示,通過觀看該影片,我明白了我們新時代大學生應該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的熱情。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新時代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