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中國經濟熱點問題”系列講座第八講開講。此次講座由商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梁丹教授主講,講座主題為“中國參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初衷與探索”。來自商學部、工學部、藝體學部、醫學部的120余名學生及商學部相關專業教師參加。
梁丹教授以安徽省的“入長” 戰略開篇,指出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性。講座首先介紹了關于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幾個基本問題。梁丹教授從區域經濟合作的主要功能和當前國際經貿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兩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五種主要組織形式、全球多邊管理體制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及大國競爭戰略回歸,指出發展區域經濟合作是推動國際經貿發展的重要舉措;圍繞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歷程、內涵、特征,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路徑、重點、目標,以及區域經濟合作是當前國際經濟合作的主流形式等內容,梁丹指出,發展區域經濟合作是我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路徑。
梁丹教授從三個階段分析了中國政府對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基本態度的調整,介紹了我國參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初衷與探索。她認為,推動我國加入WTO的談判、優化經貿發展環境、拓展對外貿易和投資和推進制度型開放是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的初衷,經過探索,我國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思路逐步清晰、確定了東盟作為區域經濟合作的突破口、區域經濟合作進展較快,成績顯著。最后,梁丹指出,我國發展高水平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應從以下方面重點關注:利用好已有自貿協定、兼顧自貿伙伴選擇的各項指標、區域經濟合作與人民幣國際化相互支撐、完善高標準全球自由貿易區網絡布局等。
本次講座中同學們圍繞“英國脫歐”等問題進行了積極的互動交流。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講座對中國參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悟。來源商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