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年初心如磐,十年砥礪奮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的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奮進征程上留下一個又一個奮斗者的腳步。日前,黨委宣傳部校報編輯部特策劃“我在黃科院這十年”專欄,以個人十年來在黃科院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為主線,以黃科院這十年來辦學條件、教學科研、民生福祉的發展和提升為大背景,展現這十年來個人在黃科院的故事,以小見大,彰顯時代在飛速發展,高等教育和我校發生的巨大變化。現在學校官方微信等平臺推出,讓我們一起點贊偉大的新時代、奮進的黃科院和精彩的黃科院人。
堅守初心 愛在黃科院
人物名片:張麗亞,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畢業于河南大學。國際學院專職教師,教授大學英語課程,先后被學校評為文明教工、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等。
2009年的8月28日是我加入國際學院大家庭的日子,正逢新生開學報到,學院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到處都充滿了朝氣蓬勃的力量。十三載芬芳歲月如白駒過隙,但青春的力量不曾逝去,伴隨著黃科院的成長,我每天都鏗鏘有力的工作著,生活著。
國際學院智慧教室
回想2010年,國際學院教室里還沒有一臺固定的多媒體設備,每次上課要讓學習委員提前去拿移動多媒體設備,調試十幾分鐘才能投影適中。后來學院給每個教室安裝了多媒體投影,今年又升級為智慧教室,老師們每天在現代化的教室里上課,教學效率有了極大提高。現在偶爾抬頭看到從教室天花板垂下的吊扇,我都會深深的感慨,曾幾何時同學們把它們開到最大風級還覺得熱,嗡嗡響的叫聲嚴重影響教師上課,現在它們已經光榮退休,教室、宿舍都已經安裝上了空調,硬件的每一點變化都記錄著學院的發展和進步。
在學院觀摩課結束后,張麗亞老師和其他老師進行課后研討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新時代教師的崇高使命和責任,三尺講臺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田”。胡大白董事長曾經說過:“人靠衣裳馬靠鞍,咱嫁出去的閨女人人得有一身好嫁妝。”這“好嫁妝”需要每一位黃科院人的付出,最終把學生培養成才,到社會上能夠大展身手。國際學院分黨委書記劉景濤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守土有責”我始終謹記在心,不敢馬虎。2010年的暑期磨課我記憶猶新,國際學院英語教學組六月份成立,整個暑期都在馬不停蹄的磨課、教研、專家指導、教師互評。國際學院的英語教學從一開始就走的是改革之路,根據國際學院專科學生的特點,根據國家對合作辦學課程的要求采用國際化教材,對學生進行分級教學、因材施教,經過三輪的英語教學改革,我個人的教學能力也逐漸提升,從最初的教學小白成長為一名基本合格的教師。學生的優秀成績也是我作為老師最欣慰的事情,所帶學生們獲得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河南省翻譯競賽一等獎、雅思考到7分、拿到世界一流大學的研究生offer、申請到全額獎學金讀博……這些成績就像我職業生涯中的一顆顆璀璨的珍珠,讓我倍感驕傲。
在學院黨支部的培養下,2012年5月,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十年來我認真學習黨的思想,緊跟黨的步伐,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老師,以德樹人。2018年,我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在我心里,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是我在追求思想進步的道路上不竭的動力。
黃科院堅持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激勵教師立足教學一線,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方式,不斷提升立德樹人的質量和水平。始于2019年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使我的教學理念得以革新。“以學生為中心”為教學理念,以“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為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意味著所有的大學英語任課老師都要推倒以往的教學體系,重建架構。老師們沸騰了,無數次的開會研討,面紅耳赤的爭論,分工協作的整理教學資料,暑期跟其他高校教師座談,一次次的頭腦風暴換來了分級教學的開花結果、四級過關率的大幅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熱情的空前高漲。
學校給老師們創造了充分的發展空間,我站上講臺之初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但很快就會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知識庫存不足,急需提高自己,利用工作之余我考取研究生,讀研究生期間我如饑似渴的汲取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學術水平,回到課堂上把更豐富的知識傳遞給了學生。離開了科研的教學就是無水之木,行將不遠,學校和學院非常重視老師們科研能力的提高,給老師們建立了完善的文獻傳遞平臺,每年也采購大量的書籍,我也受益頗豐,在這個科研氛圍濃厚的大家庭里茁壯成長。
依舊清晰記得2014年那片“五月的花海”,那年黃科院征程三十載,我和同學們坐在臺下觀看激動人心的校慶晚會,手不停地在拍,心一直在激動,轉眼間,黃科院就要迎來四十歲生日,這艘巨輪正在全力轉型升級為一流應用型大學的道路上奮勇前行,我這名“水手”也以責無旁貸的姿態投身其間。不僅僅上好每一節課,還做起了學生的學業導師,指導25名同學的就業,幫助同學們收集就業信息、就業必備技能,督促學生考證實習,及時和輔導員溝通,跟思想有波動的同學促膝聊天。學生們感慨到:就業之路雖坎坷,但是有了老師的陪伴,一切艱難都有了面對的勇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五四青年節來臨時寄語廣大教師: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有愛才有責任。要嚴愛相濟、潤己澤人,以人格魅力呵護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作為黃科院一名普通教師,我會用愛和責任溫暖學生們的心靈,用方法和激情引導著學生前行,用堅毅和奉獻憧憬更好的明天。在自己成長路上始終牢記著黃河科技學院“為國分憂、為民解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