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創新聯盟成立籌備會在我校舉行。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兼高等教育專委會理事長、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出席會議指導。我校董事長胡大白,執行董事楊保成、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王位以及來自全國22個省份37所高校的60多位領導嘉賓參加會議,共商共議產教深度融合、課程體系創新這一時代課題。校董事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趙衛東主持會議。
會議伊始,胡大白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果。她說,《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要構建“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我們應用型高校要融入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建設大局,“產教深度融合”是必由之路。產教融合的本質,是讓教育回歸實踐本源,讓產業獲得人才紅利。我們非常期待與在座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嘉賓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創新,為我國高等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隨后,楊保成介紹了聯盟成立的時代背景、聯盟首批成員單位的創新實踐,并詳細說明了聯盟下階段的重點任務等。
楊保成說,《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 - 2035年)》等政策,強調了教育強國建設、產教融合、數智賦能,為應用型高校發展指明方向。部分應用型高校專業建設還存在著與國家戰略、區域發展、學生發展適配度不足的問題,聯盟成立旨在針對這些問題,推動課程體系創新,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該聯盟是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指導下由應用型高校自愿組建的學術合作組織,黃河科技學院為理事長單位。
楊保成重點介紹了黃河科技學院探索和實踐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學校圍繞學生高質量就業重構“2+1+1”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在學生大一大二的時候打基礎,大三對接企業項目,大四進入企業實踐。通過全方位調研、構建專業知識地圖、課程知識建模、重構課程等舉措,明確課程標準,編制新版教案大綱,開展課程評估,實施“優課優酬”,課程改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廣州理工學院、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四川城市職業學院等多所院校作為聯盟首批成員單位,結合自身定位與市場需求積極探索,創新實踐,成果豐碩。
就聯盟下階段的重點任務,楊保成介紹,將圍繞研發課程體系、建設課程資源等七個目標開展。籌備會議召開后,將從六個方面推進工作:成立組織機構,召開理事會確定相關單位,設立秘書處;建立協同會商等工作機制;搭建信息化和教師賦能交流平臺;制定課程體系建設標準;開展前沿研究與應用;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包括共建共享課程資源、加強師資建設、爭取政策支持。
最后,王立生作總結講話。他從立足大局、創新引領、錨定目標三個方面,對應用型高校的使命擔當、課程體系創新的時代意義以及高校協同發展的行動路徑進行了深刻闡述。
王立生說,應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戰略布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進一步提出了“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強調“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強調要“高質量發展,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剛剛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懷進鵬部長在兩會首場“部長通道”答記者問中也再次強調,要“加大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匯,發揮地方和高校的創新動能,先行先試,建立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示范區”;要“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發展,鼓勵高校根據自身不同特點,辦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引導學校面向國家戰略和產業急需培養人才”。應用型高校在現代化建設戰略布局中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必須全面深化產教融合、科技融匯,打造高質量教育生態,實現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突破、社會服務價值彰顯,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命題。
王立生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加速重構,但部分應用型高校仍然存在著辦學定位模糊、特色不鮮明、同質化競爭、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兩張皮”等問題。聯盟成立既是應用型高校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教育鏈與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落實黨的二十大“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重點在創新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推動高校與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兩個方面開展深入創新探索。
王立生強調,聯盟的成立,可以突破單一學校專業數量不多、獲取資源有限等限制,開展跨校、跨區域、跨領域的合作,共同構筑高質量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構建開放共享的教育生態。重點聚焦加快體制機制建設、強化使命擔當、加強交流合作三個方面,做好工作。共同書寫高等教育與產業協同發展的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籌備會上,各高校代表還圍繞《聯盟章程》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為今后聯盟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會前,與會領導和嘉賓參觀了學校冰雪館、創客工廠、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綠色展廳、納米功能材料研究所、數字化中心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