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部自實施大部制改革以來,堅持以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高質量發展成果為目標導向,以構建成長型學習組織和有溫度的創新環境為依托,推進學部與中心上下聯動式的二級扁平化管理模式,實施以成果目標考核為導向的績效管理體制,聚焦高質量發展環節,堅持問題導向,實施立破并舉之策,著力在高質量育人團隊建設上下功夫,全面激發了教職工的自我成長驅動力,增強了學部高質量辦學的實戰應用能力,打造了積極向上、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健康成長的生態環境,中心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成果(以機電工程科教中心為例)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我校40周年校慶迸發了新活力。
學部與中心兩級扁平化管理為中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學部探索扁平化管理體制,下放權力,賦予科教中心更大的自主管理權。科教中心帶領教師組建團隊,發展項目,設計發展目標,開展教師專業賦能、數字化賦能、心理賦能等活動,推動了中心工作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和重塑性變革,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促進了教科研團隊的良性成長。創立了科研創新團隊3個(人工智能及工農醫建模科研創新團隊、超精加工與智能制造科研創新團隊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科研創新團隊),獲批了超精加工平臺的建設,完成了智能電氣科研平臺建設工作。
實施上下聯動互助互進機制,全面提升師資團隊的內驅力
本年度,學部圍繞高質量教育教學改革目標,積極為中心師資發展搭建多樣化賦能平臺,采取問題導向與立破并舉雙重并行機制,實施任務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實現了團隊人人有責任、人人有任務、人人有壓力的目標責任體系。機電工程科教中心通過引進高水平人才、建設高水平平臺、加強項目成果管理以及推廣應用項目成果等措施,人才隊伍素質和科研水平取得新進展。全年共發表SCI論文12篇(其中1區2篇,2區3篇),EI 2篇,CSSCI 1篇,中文核心3篇,專著3部,教材4部,發明專利5件,是2022年的150%。
聚焦高質量發展環節,創新實施目標結果考核體制
本年度,學部與中心簽訂了年度目標任務責任書,指出了工作方向,明確了目標,量化了具體指標,形成學部搭平臺給政策、中心創舉措抓落實的雙向互動發展新格局。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檢驗,機電工程科教中心不負使命,在學科建設、課程設置優化、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學科競賽等重點工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教科研成果顯著提升。獲批河南省聲學超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項;獲批河南省新一輪重點學科1項,完成河南省第九批重點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驗收工作;獲批河南省戰略性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建設團隊1個;獲批河南省新形態教材2部;獲批河南省專創融合特色示范課程1門;獲批河南省產教融合重點項目1項;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項;獲評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23年省級項目是2022年省級項目的200%。
課程改革成效顯著。完成了項目化應用型的“2+1+1”課程體系建設,完成了三個本科專業2023版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等工作。
科技進步獎取得新突破。與河南省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聯合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與河南省永興鍋爐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獲得河南省機械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國際學術會議實現零突破。主辦國際學術會議1場,承辦國際學術會議1場。
學科競賽成果翻番。獲得國家級獎項12項,省級獎項46項,是2022年的300%。